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属于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山水交错,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在历史上,各族人们依据各自传统和风俗习惯曾酿制了不同的风味特色的美酒。诸如先秦时期僚人酿制的清酒、秦汉时期僰人酿制的蒟酱酒、三国时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红果酿制的果酒等,无不闪烁着古代中国人对酿酒技术的独到见解和聪明才智。
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宜宾地区的酿酒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南北朝时期,彝族人采用小麦、青稞等粮食混合酿制了一种咂酒,从此开启了采用多种粮食酿酒的先河。
唐代,当地酒坊采用四种粮食酿制了一种“春酒”。诗人杜甫在品尝了春酒之后,即兴涌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春酒”后来便改名为“重碧酒”了。
宋代,宜宾绅士姚氏酒坊采用大米、高粱、糯米、荞子等五种粮食酿酒,酒质甚美。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品尝了“姚子雪曲”之后,给出了“杯色争玉,白云生谷”、“清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而这与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的评酒专家给予五粮液的“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而著称”的评价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五粮液酒的酿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五粮液酒继1915年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之后,相继在世界各地博览会上共获39次国际金奖。
1995年,五粮液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再获金奖,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
2002年6月,五粮液在巴拿马“第二十届国际商展”上,再次荣获白酒类金奖。同时,五粮液还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四度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五粮液”商标199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经过多年的打造“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有价值品牌”中排位,2012年品牌价值达659.19亿元。
五粮液原浆酒指粮食通过酒曲发酵成酒,完全是不勾不兑的原始酒液。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白酒都是属于原浆酒的范畴。
原浆酒是2000年后第二次使用的,在上世纪60年至20世纪末存在近半个世纪的差距,关键原因是原浆酒本身的工艺和成本决定。由于工艺复杂,粮食消费特点高,许多酿造企业在60年代的食品短缺时期都转向了新的工艺 (混合蒸馏) 酿造方法。
但随着消费者对饮酒的理解,并逐渐开始追求健康消费的今天,原浆酒又找到了自己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