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认为酒是由酸、甜、辣三种味道复合而成的,通常如果诸味协调的话,是不应该出现辣味的。通过使用不同年份的调味酒和新酒相互勾调,使酒体诸味协调从而掩盖酒体的辛辣感。如果勾调合理,即便是“三精一水”的新工艺白酒也不会有辛辣的感觉。
但所谓“不辣”不是真的不辣,而是“显得不辣”,因为醛类物质并没有因此而消失。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香型的酒,如浓香和酱香,因为香味物质的不同,对口腔刺激程度不一样,也会感觉辣味不同。
首先,酱香型白酒由于特殊工艺,而且酿造时间极长,过程极为复杂,而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置于酒体中。于是防病治病的可能性也就蕴含其中了。
并且,酱香型白酒之中的易挥发物质少。酱香型白酒要经三年以上的存贮,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很显然容易挥发的物质又被挥发掉了很大一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益于健康。
酱香型白酒的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所以有些酱香型白酒口感后味偏酸。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Vigne et du Vin,简称OIV)的相关规定,通常来说,葡萄酒只能是破碎的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酒精含量不低于8.5%。
而在我国“GB15037-2006葡萄酒标准”中则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同时,在质量标准中要求酒精度不能低于7%。
在这两个标准中,都点明了葡萄酒的原料必须是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而且需要经过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过程,并规定了**需含的酒精含量。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酒才能称之为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