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牡丹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菏泽油用牡丹批发基地给大家带来油用牡丹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红斑病、牡丹红斑病等叶斑病
主要危害茎和叶。红斑病病原菌为牡丹轮斑芽枝霉。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田间病株残茎中越冬,也可在不腐烂的病叶中越冬。病原菌侵入途径及潜育期:病原菌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其潜育期在25℃~30℃时为10天左右。牡丹嫩茎、叶柄上的病斑出现在3月下旬,而4月上旬新叶刚抽出不久即可见到针头状的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展相连成片,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发病盛期。8月上旬以后很少再出现新病斑。11月上旬后,病原菌进入越冬期。防治红斑病可选择50多菌灵、7甲基托布津等800倍液与叶面施肥混合进行。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一年至少防治4次。2月上旬喷施一遍多菌灵;4-5月,10-15天交替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2.根腐病
老牡丹园病株率30以上,新牡丹园病株率一般15左右。发病部位在根部,初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凹陷,大小不一,可达髓部,根部变黑,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重病株老根腐烂,新根不长,地上部叶黄、萎凋。枝条细弱,发芽迟,甚至全株死亡。根腐病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无侵染力,而越冬菌丝新产生的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3月上旬随着地温的回升,病原菌可开始活动,侵入根部,5~7月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病原菌随流水作近距离传染,或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病原菌可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其潜育期为15~20天。重茬对病害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牡丹留园时间越长,感病程度越重。土壤ph值高,牡丹感病程度重,一般土质粘重、地势低洼、不易排水的地块发病重,牡丹根受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危害的植株感病重。对发现的病株要挖出烧毁,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进行土壤。化学防治,以40福美砷、50腐必治或50多福可湿性粉剂300倍进行灌根,效果较好,防效均在84~90以上。
3.立枯病
多出现在新的育苗地块,种苗根颈部出现腐烂等症状。病原为立枯丝核菌,病菌从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对于发病地块,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液和30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m2用药液3升。防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
4.根结线虫病
感病轻的地块病株率一般在20左右,病重地块病株率达30以上,牡丹被根结线虫侵染后,营养根上长出瘤状物,形成根瘤,影响牡丹的生长、开花。根结线虫的种类为北方根结线虫。牡丹根结线虫以雌虫和卵在牡丹根部越冬,次年初次侵染牡丹新生营养根的主要是越冬卵孵化的二龄幼虫。根结线虫危害特点是根瘤上长须根,须根上再长瘤,可以反复多次,使根瘤呈丛枝状。可通过病土、流水、工具和带病苗木传播。
化学防治:每株施40甲基异柳磷或1.8阿维菌素1~2ml,稀释300-500倍,灌根。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间作农作物不要套种花生。对于土传病害,植株一旦发病,用化学药剂一般效果不佳,要特别注重预防。
5.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灌根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500倍液灌根防治。毒饵诱杀:40.7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拌入50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豆粕等)作毒饵,傍晚均匀撒施。在栽植3年后,油用牡丹进入结籽期,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如呋喃丹等),在油用牡丹地块不可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