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铸件结构、熟悉操作过程、了解工艺参数能够施行的可能程度、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填充条件以及考虑到对经济效果的影响等等步骤,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切合实用并能满足生产要求的压铸模。 [2]
调整合模到动、定模有适当的距离,停止机器运行,放入模具预热器。
把保温炉设定在规定温度,配置好规定容量的舀料勺。
生产前确认模具完整性,有中子之模具正确接好中子油管及控制开关线路等,确认导电部分之金属不外露,并选择好控制程序方能操作。
有倒拉装置的模具必须装好倒拉杆,顶针顶出后必须退回,否则会损坏模具型腔。
两次开模斜抽芯模具,开模时,后模前半部分必须先弹开,否则会损坏模具型芯。
模具上方及左右有滑块的模具,必须加装适当的弹簧固定。
有滑块型芯、抽芯和结构复杂易卡模之模具生产前应充分预热(模具预热前必须对模腔各部位打油)。
对型芯有方向要求或型腔共用之模具,须确认型芯之正确性。
确认每条冷却水路通畅。
确定合理的生产率,规定每一次压射周期的循环时间。过低的生产率固然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过高的生产率往往以牺牲模具寿命和铸件合格率为代价,算总帐细帐经济益可能更差。
确定正确的压铸参数。在确保铸件符合客户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应使压射速度、压射压力、合金温度。这样,有利于降低机器、模具负荷,降低故障,提高寿命。根据压铸机特性、模具特性、铸件特性、压铸铝合金特性等腰三角形,确定快压射速度、压射压力、增压压力、慢压射行程、快压射行程、冲头跟出距离、推出行程、保压时间、推了复位时间、合金温度、模具温度等。